同济大学设计学科以“创新设计”为主要内涵,强调设计创意、工程技术及商业模式的多元融合与交叉。同济设计学科实力强劲,连续两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在QS“艺术与设计”学科排名中连续7年领跑亚洲。都灵理工大学设计学科在工程技术结合设计实践方面优势突出,系统设计专业在欧洲工程与设计教育届享有盛誉,拥有众多知名校友和设计大师。
系统设计与智能创新硕士方向整合两所大学优势学科,容设计、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内容于一体,强调对学生系统设计思维及智能设计技术的跨学科交叉培养。该专业方向教学将在设计创新思维的引领下,结合智能设计技术与人本设计理念,鼓励学生应对现实世界中的实际挑战,以产生可见的全球影响,力求培养拥有系统设计创新能力及智能设计技术手段的新型设计人才。开设都灵理工大学最具特色的跨学科“系统设计”模块核心专业课程,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设计的理论和历史、环境可持续过程、项目经济管理等。
本专业授予同济大学机械硕士学位、都灵理工大学系统设计科学硕士学位。
系统设计与智能创新方向包含智能体与创意工具设计、智能交互与机器人设计两个子方向:
系统设计与智能创新(智能体与创意工具设计)方向
本方向聚焦于智能体(Agent)技术与创意生成工具的设计与开发,探索人工智能在设计思维、内容生成、人机共创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学生将系统掌握多模态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认知建模等前沿技术,并结合设计方法论,开发面向创意产业、文化创新、教育与传播等领域的智能工具与平台。该方向强调“工具智能化”与“设计赋能”的双向融合,推动设计从“人主导”向“人机共创”的范式转变。
核心特色:
- 面向AI设计工具与平台的开发与设计(如AI绘图、文本生成、设计助手等)
- 强调智能系统在“创造性任务”中的嵌入与合作机制研究
- 注重理解与建构具备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体
- 服务于创意经济、数字内容生产与教育科技等新兴应用场景
系统设计与智能创新(智能交互与机器人设计)方向
本方向聚焦于智能交互系统与新型机器人形态的设计,研究人工智能与物理交互界面在现实环境中的协同机制。重点涵盖具身智能、自然交互、多模态感知、服务机器人等关键领域,推动未来“智能物”的设计革新。学生将在人工智能、人因工程与系统设计的交叉框架下,打造面向生活服务、医疗辅助、公共空间等领域的智能交互产品与系统。
核心特色:
- 聚焦于“智能交互界面”与“具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如服务机器人、社会机器人、智能家具)
- 强调AI与人类行为感知、语义理解、动作协同等交互机制
- 强调现实物理世界中“感知-决策-动作”的系统闭环设计
- 应用于智慧医疗、养老辅助、人机协作制造、智能家居等关键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