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回顾 | 超时空对话:畅谈伽利略
发布时间:2023-12-05

12月1日,由同济大学中意学院、同济大学意大利研究中心联合校内外合作单位共同主办的“畅谈伽利略沙龙暨新书分享会”在运筹楼成功举行。

活动基于今年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由意大利作家亚力山德罗·德·安杰利斯著、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周滢老师译的《跟现代读者谈伽利略的两门新科学论述和数学论证》,该书也得到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意大利佛罗伦萨伽利略博物馆的支持和推荐。在沙龙活动中,不同领域的专家对该书进行解读,跨越时空、跨越学科畅谈伽利略,重现了伽利略的科学选择和科学形象。

校图书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青芳老师代表图书馆和德文图书馆,接受了赠书,并将于译作书籍专区展示,期待有更多的现代读者、中外师生们能够通过这本书,跨学科创新思考,重新认识伽利略。

用数学探索物理世界 “对话形式”展现科学魅力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杜严勇教授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角度谈伽利略研究。认为该书的一大特色是,伽利略在与他人的对话中,运用了大量的数学方法去解决物理问题。亚里士多德擅长的是哲学的思辨模式,伽利略之所以能有所超越,是因为其具有很高的数学能力。而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学术生涯中,1905年到1915年期间,从提出狭义相对论到推导出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曾经历了痛苦的学术挣扎。爱因斯坦有个热衷研究数学的朋友——格罗斯曼,正是在他的帮助下,爱因斯坦最终跨越成功,这也说明数学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而对话式写作是一种中外古典文学中比较常见的模式,伽利略在《两门新科学》和他的另一本《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科学著作中,都采用了对话这种形式,留下了问题的张力,读者在问答中也更容易理解这些问题。

伽利略的这本书在科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鼓励师生们要多读科学家的原著作品,“如果我们认真去读这本书,再去对照中学物理学教科书,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教科书是高度简化的,是通过无数后人整理的,因此非常好理解,但只有阅读原著才能理解科学家提出原创科学理论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科学发现成功背后的原因。”

提出光速问题 以实验创立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书中伽利略提到了光速的问题。杜严勇说,如果翻阅1938年出版的,由爱因斯坦和波兰物理科学家英费尔德合著的《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会发现书中两位物理学家都对伽利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虽然因为当时的实验条件限制,伽利略没有办法准确地去测量光速,但是他能在当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极富前瞻性,因此提出科学问题在推动科学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

不仅善于提出问题,伽利略也十分重视实验,可谓创立了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从古希腊的哲学思辨,到文艺复兴时代,再到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科学家变得非常重视数学和实验。”鉴于伽利略在天文学和物理学方面的成就,系统地推动了相关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章颖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刘方武研究员分别从宇宙物理和空间生命科学的视角,分享了当下物理研究的前沿和空间实验的最新成果。


放弃拉丁语用俗语写作 当为意大利科学文学先驱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周滢老师从意大利文学的视角谈在翻译过程中感受到伽利略的睿智选择和人文情怀。“伽利略选择表述的语言不是拉丁语,而是俗语。意大利语境中的俗语,可以理解为是通俗的‘俗’。俗语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仅留存于人们口头交流中。不管在科学领域,还是在哲学领域,俗语不具有主导地位,拉丁语是高尚的学术语言。伽利略在语言的选择上,用俗语表述而不用拉丁语表述,是想将科学知识传授给普罗大众。”

伽利略在科学著作中也具有极高的文学成就。意大利现代作家卡尔维诺甚至在与米兰晚邮报的记者对话当中,将伽利略盛赞为最伟大的意大利作家。意大利语之父,欧洲四大名著之一《神曲》的作者但丁,曾经也称赞伽利略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周滢说,这些说法可能略有夸张,但是至少在科学散文领域,伽利略无愧于伟大的作家称号。他用“美德”和“天赋”来形容动量,他是科学文化的鼻祖,在17世纪时用崭新的文学方式开创了科学散文的写作手法。

伽利略被称为“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方法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关于伽利略,最有名的故事是1589年在比萨斜塔做的自由落体实验,该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学观点,而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也有许多人们所不知道的科学家故事。上海学科技术出版社高爱华编辑指出,伽利略这本书体现出了人文科学思想和伟大科学家的时代精神,科学家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问答环节中,来自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人文学院、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等院系的同学们纷纷提出与自己学科专业相关的感兴趣问题,与老师们对话交流。参与本书装帧设计的设计创意学院研究生彭慕遥同学则分享了自己从调研到创作的过程,希望以圆锥曲线图形和伽利略意大利文手稿的呈现带来一些启发和感动。

1638年,双目失明的伽利略带着疑问开启议题,以科学实验般的对话描述,论述了新的科学思维方法,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科学财富。本书的意大利作者在青年时期就立志完成了伽利略思想的伟大计划,用通俗的语言为现代读者探索科学的边界提供助益。该译著将伽利略的科学思想用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和现代的表达形式,将伽利略的毕生科研精髓再次呈现,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会后,同学们领取了周滢老师签赠的书籍,认真阅读和分享心得。